专题活动

燕赵楷模|赵德平:带领“庄户剧团”唱响全国

时间:2020-04-22 09:29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人物名片:赵德平,国家一级编剧,廊坊市大厂评剧歌舞团团长。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中共十八大代表,编剧《嫁不出去的姑娘》《男妇女主任》《当家的女人》《水墙》等多部影视、舞台剧,小品《大年三十吃饺子》《夸大爷》《半夜猫叫》等多次在央视春晚等栏目播出。作品曾获全国精神文明“五个一工程奖”、第八届文华奖、第五届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曹禺戏剧文学奖,四次荣获全国戏剧调演一等奖,六次荣获河北省文艺振兴奖。他本人先后被授予全国文化系统先进工作者、全国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全国“三下乡”先进个人和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两次受河北省政府通令嘉奖,今年获得“燕赵楷模·时代新人”称号,2011年被评为第三届全省敬业奉献模范。
       1982年,赵德平临危受命,接手大厂评剧团(大厂评剧歌舞团前身),紧跟时代步伐,大刀阔斧改革,将一个濒临解散的县级剧团打造成国家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设全省第一个农村文化题材影视基地,一批“叫得响、留得住、传得开”的精品力作叫响全国,成为全国文化战线上的一面旗帜……敢为人先的赵德平,带领大厂评剧歌舞团从体制改革破冰之旅到乘风破浪,已经走过了近40个春秋。
       截至目前,大厂评剧歌舞团总资产过亿元,年演出100余场,涉足舞台演出以及电影、电视剧拍摄等多个文化业态。
       大胆改革,坚持多元化发展
       上任伊始,赵德平提出要“三权”,即人权、财权、剧目创演权,开始了变“国家养”为“闯市场”的大胆改革,走“农村包围城市”的发展战略。
       1982年,他编排的创作生涯中的第一台大戏——《嫁不出去的姑娘》在大厂农村演出,场场爆满,叫好又叫座。
       由于全国改革开放刚开始,这个戏跟当时的戏剧风格不对路,在全省会演中落选了。然而,他们没有停下脚步,最终在全省调演中,令人耳目一新的“大厂姑娘”像一匹黑马,包揽了全部七项大奖。1983年,《嫁不出去的姑娘》晋京演出,连演33天,场场爆满。该剧后被拍成电影,红遍全国,开启了大厂评剧歌舞团“农村包围城市”的新阶段。大厂评剧歌舞团在市场化的道路上,成功迈出了全国文艺团体改制突破性的一步。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赵德平开始带领剧团走进城市,为中国石油、联想集团等一些大型企业演出,在大戏前面加了半个小时的歌舞表演,对演出形式进行了大胆改革。
       随着时代不断进步,面对新要求,大厂评剧歌舞团积极变革,打破了原有的模式,多元化发展,以歌舞“养”戏剧,从评剧到小品、歌舞应有尽有,更好地保护和发展民族戏曲,从而吸引了大批年轻观众。
       扎根农村,坚持送戏下乡
       每年,大厂评剧歌舞团舞台演出超过百场,其中一半多的演出是在农村和基层。为让广大基层群众足不出村欣赏到优秀的文艺节目,赵德平常年坚持送戏下乡,把舞台搭到了20多个省市百姓家门口。
       他们带着“文化大篷车”变身的流动舞台,从白山黑水到海角天涯,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足迹踏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
       下乡演出中,赵德平经常住农家,睡土炕,吃粗粮。他坐在观众席上,认真观察演员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并不时地和周围观众交流,了解观众的感受,真正与农民打成一片。从《嫁不出去的姑娘》到《当家的女人》《进错门的女人》等,赵德平一直关注农村题材。
       “作者没有生活,他的作品就不会生动。作者心里没有群众,他的作品就没有观众”。赵德平时常告诫团里的演职员“决不能有半点糊弄农民群众”的想法,要与农民群众心连心,珍惜每一场演出,珍视每一位观众,用精彩的表演回报父老乡亲。
       剧团小人少,灵活机动,节目有特色,坚持走农村和基层路线,很好地保持住了市场发展势头。目前,大厂评剧歌舞团已把流动舞台搭到20多个省市老百姓家门口,累计演出6000多场,观众达400余万人次。
       舞台搭到哪儿,就把有筋骨的作品演到哪儿。在演出内容上,始终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宣扬科学先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用健康文化引导基层群众。大厂评剧歌舞团成为永不停歇的“庄户剧团”。
       不忘初心,坚持创作不止
       在赵德平看来,要想成为“常青树”,就得时刻让剧团、让演员处在“生命不息,创新不止”的状态中。
       随着全国文化体制改革步伐的加快,大厂评剧歌舞团在管理上迈得步子更大了,大胆革新,“开门办剧团”。演员工资完全按“德、能、勤、绩”四项打分评定,不仅剧团的演员可以走出去,还积极吸纳名家来剧团,员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空前提高。人才流动给剧团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水,不断推陈出新的剧目成为剧团发展的亮丽名片。
       改制后的大厂评剧歌舞团演艺有限责任公司,产业化更趋成熟。作品《孝行天下》《农民工之歌》《西部母亲》等演出均超百场;情景歌舞剧《赶考路上》曾作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教材,在全省巡演;《太行山上新愚公》成为党员干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在全市巡演。如今,新作《秋月》名列“国家艺术资金资助项目”,填补了我市一项空白,一经首演便大获成功。
       赵德平太喜欢戏剧了,除了吃饭睡觉,其余的时间都在工作上。他没休过假,每天只睡四五个小时。虽然年逾古稀,但他总喜欢接触新事物,总是强迫自己多学新知识。
       他说:“能够写出让父老乡亲开心地笑、激动地哭、使劲地拍巴掌的作品,是我最大的快乐。”
       大厂评剧歌舞团这艘文化舰队正在赵德平的带领下,豪情满怀地扬帆远航,《秋月》等一批精品力作唱响全国,中国戏剧小镇正在积极筹建中……
       学习时代楷模 争做新时代先锋
       一个濒临解散的剧团,在他的手中焕发活力;一个县级剧团,在他的带领下叫响全国;一个个接地气儿作品,在他的手中诞生。他就是赵德平。
       近日,省委宣传部、省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办公室联合授予大厂评剧歌舞团团长赵德平等人“燕赵楷模•时代新人”荣誉称号,激励和引导全省文艺工作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出作品、出人才,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文艺是人民的文艺,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在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中进行无愧于时代的文艺创造。
       作为一名党的文艺工作者,赵德平坚守初心,坚持为农民创作。他常说没生活作品就不会生动,没群众演出就没有观众。他的作品总是让观众尤其是农民朋友有很强烈的参与感。在下乡演出中,赵德平经常住农家,睡土炕,吃粗粮,坐在观众席上认真观察演员表演的每一个细节,并不时地和周围观众交流,了解观众的感受,与农民打成一片。他坚持从身边取材,写身边人、身边事从《嫁不出去的姑娘》到《当家的女人》《进错门的女人》等,赵德平一直关注农村题材,深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
       他扎根基层,心系农民,剧团年演出200多场,有一半是在农村,他的剧团走遍大江南北、长城内外,被称为农民自己的“庄户剧团”,在演出内容上,他始终牢牢把握正确导向,坚持宣扬科学先进、积极向上的价值取向,用健康文化引导基层群众,用熟悉的人和事引导着观众的价值观,诠释着他的为民情怀。
       他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是新时代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楷模,是新时代全体党员干部学习的标杆,是激励全体党员干部继续前行的强大力量。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当前,廊坊正进入改革发展的有利时机,作为新时代的党员干部,要不断加强自身党性修养,坚守责任担当奋发有为,时时刻刻以“楷模”为榜样,向他们学习,争做新时代先锋,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应有的先锋模范作用,在新时代加快建设经济强市、美丽廊坊的征程中贡献自己的力量!

----------------------------------
主管单位:中共安次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安次区文明办 版权所有:安次区文明办
邮箱:anciquwenmingban@163.com 电话:0316-2389205 地址: 廊坊市广阳区金光道2号
冀ICP备1900006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