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活动

牢记使命 奋力拼搏 扎扎实实办好“三件大事”

时间:2019-01-16 16:46来源:未知 作者:admin 点击:
  

  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京津冀协同发展、雄安新区规划建设、北京冬奥会筹办等重大国家战略,为我省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2017年12月,省委九届六次全会提出明确要求:抓好“三件大事”,扎实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全力以赴做好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

  2018年岁末,喜讯频传——

  84项协同发展年度任务基本完成,交通、生态环保、产业三个重点领域取得新进展。

  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正式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标志着雄安新区规划建设迈入新的阶段。雄安新区规划体系基本完成,一幅新时代典范城市发展的壮美图画徐徐拉开大幕。

  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项目建设进度超过预期,冬奥赛会保障工作全面启动。

  ●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京津冀协同发展意义重大,对这个问题的认识要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2014年2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主持召开座谈会,专题听取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汇报。他强调,着力加大对协同发展的推动,自觉打破自家“一亩三分地”的思维定式,抱成团朝着顶层设计的目标一起做。

  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开辟了河北发展新纪元。近五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京津冀三地认识同向、行动同步,河北主动作为、乘势而上,区域协同发展不断取得新突破。

  “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2016年7月28日,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唐山时发表重要讲话,对河北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协同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省委省政府把深入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作为一项重大政治任务,持续加大工作力度,进一步巩固拓展工作成果,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2017年12月24日召开的省委九届六次全会强调,要坚持以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为“牛鼻子”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扎实推进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2018年4月1日,在河北省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上,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王东峰强调,要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站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战略高度思考、谋划河北的工作,积极主动融入重大国家战略,在对接京津、服务京津中加快发展自己。

  省委副书记、省长许勤指出,要站位全局,瞄准差异化、互补性,开展与京津新一轮战略合作,精准务实确定合作内容,放大协同效应。

  2018年6月12日至13日,王东峰、许勤率河北省党政代表团先后到北京市、天津市学习考察,分别签署了进一步加强京冀协同发展合作框架协议和新一轮津冀加强战略合作框架协议。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中推动河北高质量发展,其基已固,其时已至。

  “从北京来到河北新发地,生意越做越好,我这步棋真是走对了。”来自北京新发地的“豆角大王”孙永彬常常向朋友感叹。

  北京农批产业疏解的首个项目——位于高碑店市的河北新发地市场建成仅3年多,就交出了一份漂亮答卷,疏解北京商户5800多户,市场辐射13个省份。2018年高碑店新发地启动建设二期工程,全球最大的农产品交易市场呼之欲出。

  一个新发地,两地开新花。

  北京新发地批发市场“减负”,交通压力得到缓解。北京新发地在高碑店农副产品物流园项目全部运营后,将承担过往北京果蔬区域批发60%的交易量,疏解相关行业在京人员30多万人,每年减少1000万辆车次进京。

  京津冀协同发展,有序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是“牛鼻子”。这一重大国家战略实施近五年来,像这样北京疏解、河北承接的故事,每天都上演新的精彩。

  推动交通、生态、产业三个重点领域率先突破,深入落实“三区一基地”功能定位,我省加快建设全国现代商贸物流重要基地、产业转型升级试验区、新型城镇化与城乡统筹示范区、京津冀生态环境支撑区,推动协同发展向深度广度拓展。

  经过两年多的紧张施工,2018年12月28日,全长652公里的太行山高速公路通车试运营。这条畅通京冀豫的交通大动脉,途经5市19个县市区,覆盖了我省太行山全部的革命老区,辐射面积约26000平方公里、人口740万,既是一条协同路,也是一条扶贫路和致富路。

  “以前交通不方便,很少有人会到我们村的晋察冀军区司令部旧址参观。现在太行山高速通车了,从高速出口到村里只需10分钟,来我们村的人会更多,村民的农家乐会更红火,我们脱贫的步伐也就更快了。”唐县和家庄村村委会主任甄占好高兴地说。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深入推进,三地时空距离进一步缩短——

  2018年,唐曹铁路正式通车运营,唐山机场机坪扩建工程、沧州中捷通用机场建成投运,唐山港曹妃甸港区华电煤码头和黄骅港综合港区通用散货码头建成投运。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京张铁路、津石高速等加快实施,曹妃甸—天津外贸内支线正式开通。

  联防联控污染,厚植生态底色,三地的手握得更紧——

  2018年,我省制定实施打赢蓝天保卫战三年行动方案,PM2.5平均浓度为56微克/立方米,空气质量综合指数(AQI)为6.26,同比分别下降14%、12%,空气质量为6年来最好。张家口首都水源涵养功能区和生态环境支撑区建设加快推进,永定河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工程启动实施,与北京建立密云水库上游潮白河流域水源涵养区横向生态补偿机制。

  三地联手用产业的互补、融合,打造协同发展的命运共同体——

  北京现代“驶出”北京,在沧州建设北京现代第一家京外工厂。这个被称为京津冀协同发展国家战略实施以来单体项目体量最大、建设时间最短的重大项目,成为沧州乃至河北的产业明星,也是京津冀协同发展的一个标杆。围绕北京现代沧州工厂整车制造产业核心,零部件、物流、服务贸易、金融、对外出口等产业日益繁荣,一个千亿级汽车产业链正在渤海湾加速形成。

  2018年,北京大兴国际机场临空经济区、曹妃甸协同发展示范区、芦台·汉沽协同发展示范区等园区共建工作有序推进。我省出台《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跨区域整体搬迁资质认定实施细则》,怀柔—丰宁产业园等一批产业疏解项目成功落地。高碑店新发地农副产品物流园、沧州明珠商贸城等累计签约引进北京商户4万余户,其中已入驻2.4万户。

  随着中期目标任务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进入历史最好时期,更多的京津科技成果、产业项目和公共服务向河北转移和延伸。

  2018年,石保廊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28项改革任务落地实施。京津冀联合发布交通、环保、商贸物流等领域协同标准24项,三地签署共同推进协同创新共同体建设合作协议和科技创新券互认互通合作协议。截至去年10月底,我省吸纳京津技术额81.44亿元,同比增长18.1%。

  协同红利惠及千家万户,带给群众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一卡通”刷遍京津冀从梦想变为现实,京津冀1小时交通圈和半小时通勤圈轮廓日益清晰。全省与京津开展合作的二级以上医疗卫生机构达400余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扩大到674家,通过建立双向转诊制度、合作共建等模式,河北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京津医疗资源和服务。受惠于京冀异地就医直接结算政策,居住在燕郊的数十万北京医保参保人员,在河北燕郊燕达医院看病实现了持卡就医直接结算。

  ●认真履行主体责任,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雄安新区 

  2017年4月1日,一则令世界瞩目、神州振奋的消息,通过新华社的发布传到千家万户,迅速成为海内外关注的焦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设立河北雄安新区!新区涉及我省雄县、容城、安新三县及周边部分区域。

  “这是党的十八大后中央抓的一个新区建设。雄安新区是党中央批准的首都功能拓展区,同上海浦东、广东深圳那样具有全国意义,这个定位一定要把握好。”2016年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时强调。

  “雄安新区的规划建设,要能够经得起千年历史检验,这也是我们这一代中国共产党人留给子孙后代的历史遗产。”2017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实地考察雄安新区。走过白洋淀大堤,站在长长的木栈道上,他眺望远方,运筹帷幄。

  重大国家战略在河北的实施,既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宝贵机遇,也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性考验。河北唯有统一思想、强化担当,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推进新区规划建设,才能不辜负信任与重托。

  近两年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在京津冀协同发展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的组织推动下,在国家有关部委、京津两地及社会各方面大力支持下,省委省政府带领河北干部群众认真履行主体责任,一方面不舍昼夜守护好“这张白纸”,一方面紧锣密鼓筹备新区规划建设,为这座未来之城夯实根基。推进规划编制、基础性重大工程项目建设、承接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环境治理和生态修复、政策和体制机制创新等方面,都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效。

  再过两个多月,雄安新区就满两周岁了!近两年来,这座未来之城的每一步成长,都备受世人关注。

  2018年12月,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国务院批复《河北雄安新区总体规划(2018-2035年)》,进一步明确了雄安新区规划建设目标、城乡空间布局、生态保护与环境治理等方面内容。这一总体规划,是对2018年4月党中央、国务院批复的《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的深化和落实,符合中央对雄安新区的战略定位和发展要求,对于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质量发展雄安新区具有重要意义。

  随后,经党中央、国务院同意,省委省政府正式印发《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规划(2018-2035年)》,对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保护进行顶层设计,认真组织实施。

  这座承载“千年大计、国家大事”重托的未来之城,正向世人铺展开一幅美丽画卷。

  绘好新时代“雄安画卷”,规划是最重要的“起笔”。

  坚持世界眼光、国际标准、中国特色、高点定位,新区规划编制工作通过多种形式汇聚国际国内高端智慧,由中规院、中科院牵头,吴良镛、张锦秋等60多位院士和设计大师,以及300多名规划建设领域顶级专家参与规划编制和评审论证,把国内外的顶尖人才、一流团队、专业力量吸引到新区规划编制中来。

  历史性工程,需要保持历史耐心。

  把每一寸土地都规划得清清楚楚再开工建设。总体规划实施前,除了基础性项目和保障运行的临时性建筑外,雄安新区没有动工一砖一瓦,为的就是系好第一颗扣子,避免留下历史遗憾。

  规划引领先谋后动,科学管控守住底线。

  许多当地人清晰记得,2017年4月1日新区设立的消息刚一公布,就有炒房者连夜蜂拥赶来。几天内,仅到容城县的炒房看房客就有数百人。

  只有管得住、控得好,才能开好局。一场严控炒房的战役第一时间在雄安新区打响。

  省委常委会(扩大)会议明确了“七严”原则:坚决严禁大规模开发房地产,严禁违规建设,严控周边规划,严控入区产业,严控周边人口,严控周边房价,严加防范和打击炒地炒房投机行为。在有力有效的管控下,雄安新区经受住了炒房、落户、炒车等多重考验,没有出现未建先乱、抢栽抢种等现象,既实现了空间形态的不变,也保持了户籍和社会的稳定。

  人民情怀,始终是力量的源泉。

  在雄安新区考察时,总书记叮嘱:设立雄安新区,一定要让老百姓得到更多的实惠,要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把总书记嘱托的事办好。从2017年6月起,新区集中开展全面加强基层组织建设、整顿软弱涣散基层组织、历史遗留问题化解“清零”三项行动。2100多名机关干部组成驻村工作组,对新区全部村庄全覆盖进驻,和村民同吃同住,妥善解决了群众的住房、就业、就医、冬季取暖等现实问题。

  实施精准技能培训,让群众练就一技之长。雄安新区开展“聚力雄安送培训”系列活动,去年共组织38家培训机构开展技能培训439期、培训2.44万人,举办创业培训30期、培训909人。

  九河下梢,北方西湖。白洋淀之于雄安,犹如西湖之于杭州。雄安新区开好局、起好步,重要基础是保护白洋淀生态功能和强化环境治理。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建设雄安新区,一定要把白洋淀修复好、保护好。将来城市距离白洋淀这么近,应该留有保护地带。要有严格的管理办法,绝对不允许往里面排污水,绝对不允许人为破坏。

  牢记总书记重托,省委省政府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来抓,为新区规划建设打好蓝绿交织的底色——

  安新县安州镇东角村村东有一个坑塘,水清岸净,风景如画。很难想象,就在几个月前,这里堆满了垃圾,周边杂草丛生,臭不可闻。“过去从这里路过,都得憋着气。现在可好了,垃圾坑变成了小花园,我们没事都喜欢来这里转转。”家住坑塘附近的村民王双秋高兴地说。

  像村民说的这种有水纳污坑塘,雄安新区共排查出606个。一旦下雨,这些坑塘里积存的污水和垃圾就有可能通过沟渠、河道,进入白洋淀,给白洋淀水质造成污染。因此,新区启动了纳污坑塘全面整治,由专业公司对这些坑塘进行垃圾清理、控源截污和水生态修复。截至2018年11月20日,606个有水纳污坑塘全部治理完毕。围绕白洋淀流域治理,新区许多工作同步开展,到去年底,关停取缔“散乱污”企业1万余家。

  从2017年秋季开始,新区启动了以建立城市森林为目标的“千年秀林”工程,与传统的城市造林不同,新区的“千年秀林”以近自然林为主。截至2018年底,植树造林完成10多万亩,全力建设天蓝、树绿、水清的美丽雄安。

  打造改革创新高地,探索新区建设发展新体制——

  未来的雄安新区是绿色低碳之城,也是数字智能之城、创新发展之城。

  2017年12月,雄安新区进行了首次无人车开放道路测试。在双向窄路、中间无隔离带的多车道社会道路上,无人车自动识别红绿灯,并实时应对社会车辆、自行车、行人甚至动物。自动驾驶在新区落地测试,是雄安高起点布局高端高新产业的一个缩影。以“一张白纸”为起点,高标准从零建设,雄安新区迅速成为新一代移动通信网络、物联网、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试验场。

  设立近两年来,雄安新区持续深化财政、金融、科技管理、“房地人”管理等体制改革,努力打造创新发展示范区。目前,阿里巴巴、腾讯、百度等超过百家高端高新企业和驻京大型央企在雄安新区开展工商注册登记,雄安在人工智能、云计算、区块链等前沿技术和应用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千年大计,质量第一。

  1月3日,全省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工作会议在雄安新区召开。坚持统筹推进,我省将全力抓好雄安新区建设发展十大工程,为打造高质量发展的全国样板奠定坚实基础——

  一要大力实施征迁安置工程,为新区建设发展腾出空间。二要大力实施容东片区和高铁站片区建设工程,塑造新区品牌和形象。三要大力实施启动区建设工程,打造新区建设的示范和样板。四要大力实施基础设施配套工程,筑牢绿色智慧城市基础。五要大力实施综合交通工程,构建内外结合的快捷高效交通网络。六要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工程,努力构建国际化创新高地。七要大力实施智能城市建设工程,打造全球领先的数字城市。八要大力实施白洋淀生态环境治理和植树造林工程,打造生态文明典范城市。九要大力实施县城改造提升和特色小城镇、美丽乡村建设工程,不断优化新区城乡格局。十要大力实施民生保障工程,增强新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奋进新时代,筑梦雄安城。

  全力推进十大工程,彰显了省委省政府认真履行主体责任、办好国家大事的坚定信心和决心。全省上下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力量,正以功成不必在我的思想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努力创造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新时代业绩。

  ●坚持“四个办奥”理念,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2015年7月31日,是一个值得全省人民永远铭记的日子。

  这一天,北京携手张家口获得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举办权。这是继2008年北京奥运会后,中国又一次成功申办奥运盛事。

  2017年1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冒着严寒、踏着冰雪来到张家口,视察2022年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他要求河北省、张家口市要抓住历史机遇,紧密结合实施“十三五”规划,紧密结合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通过筹办北京冬奥会带动各方面建设,努力交出冬奥会筹办和本地发展两份优异答卷。

  筹办北京冬奥会,既是中央交给河北的重大政治任务,又是河北面临的重大发展机遇。省委省政府进一步深化对筹办北京冬奥会重大意义的认识,以高度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推进各项筹办工作,先后多次召开省委常委会、省委书记专题会、省长办公会、省政府专题会等研究部署,统筹协调。

  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2022年冬奥会和冬残奥会筹办的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我省坚持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的办奥理念,着力推进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着力推动冰雪运动发展,着力传播中华文明,着力深化国际交往,着力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扎扎实实推进冬奥会筹办各项工作。同时以2022年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为契机推进张北地区建设,与雄安新区共同成为河北新的“两翼”。

  冬季的张家口天寒地冻,但与冬奥相关的项目和活动却依旧火热进行。

  2018年12月21日,国际雪联单板滑雪坡面障碍技巧世界杯在张家口市崇礼区云顶滑雪公园举行。期间,有人背着喷雾器一样的设备走上陡峭的赛道,喷画蓝色标线。因为坡度陡,又极为光滑,在雪坡上画好线实属不易。为保证办赛质量,雪场聘请了国外专家与雪场员工一起画线,为未来积累经验。

  以赛事促筹办,是我省瞄准2022年北京冬奥会厉兵秣马的措施之一。2018年冬季,5项国际雪联世界杯赛事在崇礼举行。

  2019年1月6日,由中铁二十局承建的2022年冬奥会重点配套保障工程——崇礼铁路铺轨工程正式在张家口市下花园区戴家营3号大桥展开,年底前完成联调联试。崇礼铁路建成后,将与京张高铁正线一起形成北京至张家口崇礼冬奥赛区最便捷客运通道。届时,从北京乘高铁到崇礼赛区仅需1小时。

  热火朝天的施工现场告诉我们,一场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越来越近了。

  在冬奥会的历史上,不少场馆以其与周围环境的浑然一体、美轮美奂,成为举办地的标志性建筑。2022年冬奥会场馆,会给人们什么样的印象呢?

  “这就是2022年冬奥会的跳台滑雪场,这个场地将以一柄雪白如意的造型亮相冬奥会,使场馆设施在专业化的基础上,突出中国元素、当地特色。”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临时展馆大厅里,讲解员介绍,这一设计,在冬奥会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创意。

  除此之外,长城文化与奥林匹克文化的融合也将是冬奥会历史上绝无仅有的中国元素。一届“长城脚下的冬奥会”将给大家献上不一样的精彩。

  专业的场馆建设,从专业的规划开始。

  “比赛设施建设一定要专业化,配套建设要有自己的特色,体现中国元素、当地特点。”在北京冬奥会张家口赛区临时展馆沙盘前,从规划设计、资源利用,到配套建设,总书记对各项筹办工作细细询问,总书记的一番叮嘱,对冬奥会筹办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崇礼就是崇礼。”视察时,总书记特别强调,赛区建设一定要找准定位,就是建成滑雪旅游胜地,不要贪大求全。

  按照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做出了“四个调整”——调整办奥工作思路,不乱铺摊子,不借机搭车;调整城市发展定位,把崇礼建成滑雪旅游胜地,把太子城建成冰雪小镇;调整人口规模、城市规模和旅游规模,不搞过度开发;调整赛区场馆和相关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压减与赛事无关的项目。

  遵循这样的原则,崇礼聘请清华大学建筑学院、河北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专家对全区水资源、土地资源、生态资源、交通运输最大承载力进行了认真测算,以资源和环境承载力为依据确定发展规模。赛事核心区里,甚至连可移动厕所的位置和数量,都重新进行了测算和调整。

  2018年2月25日晚,第23届冬奥会在韩国平昌闭幕,冬奥会正式进入“北京周期”。北京冬奥会和冬残奥会场馆和基础设施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省委省政府切实加强组织领导,进一步建立健全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进一步形成做好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的强大合力;扎实推动各项工作落地落实,确保按照时间节点和目标要求高标准完成筹办任务;严格项目建设标准和质量,把每个建筑、每个项目都建成高质量精品工程。

  2018年,我省着眼赛事需要和后续利用,不断完善场馆和冰雪小镇规划设计方案。涉及张家口赛区的76个冬奥项目已开工65个,2018年计划开工的22个项目全部开工。京张高铁、延崇高速等重点交通设施项目进展顺利。

  赛会服务准备工作全面推进。去年,我省编制完成了交通、安保、住宿、餐饮、医疗、志愿者六个业务领域保障方案,启动了迎冬奥餐饮产业服务质量提升行动,实施了第一期100名医务人员滑雪技能培训,有序推进省级冬奥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在冬奥公共安全、气象预警、竞技体育领域,我省多个团队参与到国家科技冬奥重点项目中。

  因雪而美,因雪而兴。筹办冬奥会,带火了河北的冰雪运动,推动全民健身广泛开展。

  蓝天白云下,一个个滑雪爱好者自雪道顶端疾驰而下,身后腾起团团雪雾……这个冬天,崇礼各大滑雪场内,身着鲜艳滑雪服的滑雪爱好者随处可见。

  “带动3亿人参与冰雪运动”是北京携手张家口申办2022年冬奥会时对国际奥委会作出的庄严承诺。作为2022年冬奥会的举办地之一,我省确立了“2022年全省参与冰雪运动人次达到3000万以上”的奋斗目标,强力推动大众冰雪运动普及——

  2019年1月6日,“健康河北 欢乐冰雪”2018-2019河北省雪地足球赛首站(保定站)比赛在易县狼牙山滑雪场启动,共有来自保定市的20余支中小学足球队参赛。同日,唐山站、秦皇岛站比赛也拉开帷幕。

  近年来,我省相继举办首届大众冰雪季活动及“健康河北 欢乐冰雪”雪季系列活动,冰雪运动逐渐在燕赵大地蓬勃开展起来。2018-2019年雪季,我省共安排265项群众性冰雪赛事活动,比上个雪季增加48项,增幅超过20%,预计吸引带动参与冰雪运动人次将超过1100万,同比增长30%。

  冰天雪地,也是金山银山。

  北京冬奥会筹办撬动了冰雪产业蓬勃发展。我省已建成滑雪场37家、滑冰场馆33家。

  日渐火热的冰雪产业,对张北地区的带动作用逐步显现。我省启动实施科技冬奥智慧崇礼行动,在冰雪运动装备、可穿戴设备、新型材料、虚拟现实等方面加强研发应用,提升冰雪产业发展水平。张家口市建设了高新区、宣化区2个冰雪运动装备产业园,法国MND雪道缆车、千禧世代雪板、宣工压雪机等一批冰雪产业项目相继落地投产。

  2019年是“三件大事”向纵深推进的关键时期。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重托,全省上下自觉站位大局,服从服务大局,坚定不移落实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确保取得突破性进展和决定性成效,就一定能为河北创新发展、绿色发展、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大动力,不断开创新时代全面建设经济强省、美丽河北新局面。(河北日报 记者吴艳荣)


 
 
 
稿件来源: 河北文明网 编辑:孔 飞


----------------------------------
主管单位:中共安次区委宣传部
主办单位:安次区文明办 版权所有:安次区文明办
邮箱:anciquwenmingban@163.com 电话:0316-2389205 地址: 廊坊市广阳区金光道2号
冀ICP备19000065号